时间:2023-11-21 14:22:49 来源:作者:hz点击:70
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,容易
首先是心与脾胃经络相通。胃络通心,心胃通过经络相连。心与脾胃在经络、生理、病理等方面均有密切的联系。现代医学的“胃冠反射”理论也为脾胃与心在经络上相通提供了有力佐证。中医认为:胃之大络,名日虚里,贯膈络肺,出于左乳下,其动应衣,脉宗气也。宗气亦称胸气、大气、胸中大气。
其次是心与脾胃部位相邻。心居膈上,为君主之官;胃居膈(膈为一向上隆凸的薄肌,位于胸、腹腔之间)下,为水谷之海。二者仅一膜之膈。如《医法圆通》中指出
再次是心与脾胃功能相连。心主血脉,藏神志;脾主统血,运化水谷,胃主受纳,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。心气依赖脾胃化生的宗气以资助,心血依赖脾胃化生的营气以充养,脾胃之气旺盛,其受纳运化如常,心血也随之盈满,则血液充足而心有所主。同时,心主血脉,必须赖于脾气的统摄,才能使血正常行于脉道中,不致溢出。而脾胃虽为气血生化之源,但需心气的气化作用和心阳的温化作用,才能化生血液。食气入胃,脾经化汁,上奉心火,心火得之,变化而赤,是谓之血。脾胃纳运功能正常,也有赖于心阳的温煦,一旦心阳不振,就可能会影响脾胃的运化,痰饮内停,会发生心悸、气短、胸闷、憋气、腹痛、腹泻等问题。
最后是心与脾胃五行相关。脾胃属土,从五行的属性上,土爱稼穑,土具有载物、生化的特性,故称土载四行,为万物之母。土具生生之义,为自然界万物和人类生存之本;火曰炎上,具有温热升腾作用。而心属火,火生土,即心为脾之母,脾为心之子,如母病及子若,心脏功能失常,亦生脾胃疾病。心与脾胃共同将血液运行周身,内以濡养五脏六腑,外以濡养皮肤、官窍、皮毛。可见心血的盈亏,由脾之盛衰来决定。同时脾胃之血生成多少,也与心阳的温煦息息相关。
中医治胃病,宜从心开始
在准确把握胃病与心密切关系的基础上,南京太乙堂中医院中医大夫在总结历代胃病治疗组方立法、结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,提出:中医胃病治疗,应
一、单纯心火亢盛型。胃火上炎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、出血,口腔溃烂,消谷善饮,全身乏力,心悸气短,小便黄赤,大便不畅,舌红苔黄,脉滑数。其病因病机为心火亢盛,火热之邪上炎犯胃,治宜清心导热,以泄胃火。
二、心火亢盛加胃络瘀阻型。临床表现为:呕血色紫,反复不止,胃脘痞痛,烦躁不安,夜不能寐,舌紫暗有瘀斑,脉涩或弦。其病因病机为心火亢盛,火热之邪灼伤胃络,气血瘀阻不通而痛。治以活血祛瘀、清心,和胃止痛。
三、心阳不足加脾胃阳虚型。临床表现:以腹泻为主,所泻为黏冻样物,食思日减,心悸气短,乏力怕冷,四肢厥冷,脉沉细或沉迟。其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,不能温煦脾胃之阳,饮邪留于肠中,故腹泻治。宜温补心阳,清泄肠中饮邪郁滞,而肾为阴阳的根本,肾阳为人体元阳,为命门之火。故此时治疗腹泻应在温补心阳的同时,也兼补脾益肾。
四、心阳不足加脾气虚弱型。临床表现:饮食不思,大便不实,神疲体倦,心悸不寐,舌苔白腻,脉滑缓。其病因病机为心阳不足引起脾失健运,导致脾气虚弱。治以宁心安神,健脾益气。
南京太乙堂临床实践证明,从心开始、辨证分型治胃病,由于切中病机,所以在临床上获得满意效果,较好解决了
梁世界
南京太乙堂中医院名誉院长
国医大师李佃贵亲传弟子
整体阴阳平衡疗法学术传承人
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会员
中国中医药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
专家简介:
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、全国著名中医泰斗、国医大师、“中医浊毒论”奠基人李佃贵教授亲传弟子;中华医林杰出人物、“阴阳整体平衡疗法”开创者吕长善先生、陈会甫教授学术传承人;民间治癌奇人张愈主任入门弟子。中医临床实践经验近三十年,精通临证精典,用药方略,融汇贯通中西医学,对诊断和治疗有独到之处,被众多康复患者一致认可。
在《江苏中医》《世界卫生》《河北中医》《重庆实用中医药杂志》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多篇,其中《升降散临床应用举隅》一文获得全国论文一等奖,《高血压从痰论治》获得中华医学论文一等奖,《截断扭转治顿咳》《截断扭转治心衰》先后被《中国社区医师杂志》“名师垂教”重点专栏录入,在业内引起很大反响。主编《吕长善临床经验集》(待出版)一部。临床提倡“治病求本”,注重整体观念,参合地域人群体质成因,强调对因施治,经过长期实践验证,疗效比常规辩证论治明显提高。
擅长项目:
本文网址:http://health.muyjkw.com/kuaixun/10853.html
声明:本站原创/投稿文章所有权归楚天财经网所有,转载务必注明来源;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不代表楚天财经网立场;如有侵权、违规,可直接反馈本站,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。
上一篇: 董惠:治疗风湿病,应重视五脏气虚五邪入侵这二个因素
下一篇: 耳聋耳鸣中医治疗-推荐南京太乙堂中医院